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姚磊:从青涩到成熟,他以微创之镜守护生命
2025-10-21 09:30:17          来源: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 编辑:邢修宇 |          浏览量:3808

在医院里,每天都有无数的故事悄然发生。有人匆匆赶来,有人微笑离开,有人握紧双手与病魔抗争,有人身披白袍为希望开路。而姚磊主任,正是这万千医者中默默前行、却自带光芒的那一个。

普外科一病区主任姚磊




怀揣理想: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机会


2012年,刚从医学院毕业的姚磊踏进了医院大门。那时的他,和所有年轻医生一样,怀揣理想却也面临重重挑战。理论怎么用到临床?手术怎么做才能更稳?该怎么和患者把病情说清楚?……这些问题无时无刻不萦绕在他心头。


但他没有退缩。从最基础的写病历、问病史开始,他不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科室收治的每一个病例,他都反复推敲;遇到不熟悉的病种,主动查文献、请教前辈;只要手术台上有需要,他总是第一时间赶到。同事们常常开玩笑说:“你这是以科室为家啊?”


他真的这么做了。在那个还没有独立开设ICU病房的时候,他曾连续守护一位感染性休克合并多器官功能衰竭的患者长达一个多月,最终把他从死亡线上拉了回来,那不是奇迹,是他用坚持和专业一点点拼出来的结果。



深耕专业:不断突破微创技术边界


2018年,姚磊开始专注于胃肠外科及腹壁疝的诊疗。从传统开放手术到腹腔镜微创手术,他不断打磨技术、精进操作。从基础的LA、TEP、TAPP、腹腔镜胃肠穿孔修补、腹腔镜肠粘连松解等,到各类胃肠道肿瘤的腹腔镜下根治术都逐步熟练开展。


但他并不止步于会做,更要做精。2022年,从上级医院进修归来后,成功开展了多个全院首例腹腔镜下各型原发性腹壁疝腹膜前修补术、腹腔镜下直肠癌Noses手术,并带领团队常态化开展小儿腹股沟疝的腹腔镜微创手术。越来越多患者因他的技术而受益,创伤更小、恢复更快、痛苦更少。

手术中的姚磊(前一)



敢扛压力:站在最前面为患者带来希望


而真正让患者和同事记住他的,远不止技术。关键时刻,他永远站在最前面。2023年姚磊担任普外科一病区副主任,除了参与常规值班,他还负责科室急危重症患者的抢救工作,哪怕是深夜,只要一个电话,他就毫不犹豫赶回医院。


他曾接诊过一位在外院术后出现肠瘘、腹腔感染、反复肠梗阻的患者,辗转多家医院都被认为希望不大。患者严重营养不良,手术风险极高,家属几乎绝望。但姚磊说:“我们试试。”一句话,一场手术,一纸希望。他主刀为患者进行二次手术,完成腹腔粘连松解和病变肠管切除,术后恢复虽一波三折,但他没有放弃跟踪调整,最终患者顺利出院,长期随访无不适。


这样的案例还有很多。九十多岁高龄老人突发急腹症,他果断手术,多脏器联合损伤的危重外伤,他冷静处理。他说:“医生有时得敢扛压力,患者的命在你手里,你不能先怕了。”



突破自我:在转型中实现新的跨越


一年前,因医院科室整合,胃肠外科与肝胆外科合并。已是胃肠外科骨干的姚磊,毅然选择重回学习模式,补上肝胆外科的知识短板。他再次赴上级医院进修,回来之后,带领团队完成了:全院第一台全腔镜胃癌根治术,第一台全腹腔镜右半结肠癌根治术,第一台全腹腔镜左半结肠癌根治术,第一台外伤性脾破裂腹腔镜下脾切除术。不仅如此,他推动开展的腹腔镜胆总管切开取石+一期缝合术,经十二指肠镜下胆总管取石术,使患者不再需要长期携带T管,减轻了术后痛苦。


而这些第一的背后,是无数个日夜的坚守,是在手术台、在实训室、在学术文献中的持续积累。

在上海复旦大学附属华山医院进修时的姚磊(中间)



传承引领:打造有温度的医疗团队


他不只是医生,更是引路人。作为科室管理者,姚磊格外重视团队成长。他为大家制定发展方向和培养路径,鼓励学习、支持创新。现在的科室氛围积极向上,大家常说:“有姚主任带头,干活都有劲。”


现在他又有了新目标:与孙胜利主任、韩基平主任一同推动肝胆胰外科亚专业的发展,致力于实现腹腔镜下肝脏切除、胰腺手术的规模化、常规化开展。“这是一个长期目标,但我们已在路上。”他计划再次外出学习,不断更新知识体系。对他而言,医学没有做得足够好,只有怎样做得更好。



不忘初心:医患是双向奔赴的温暖守望


从青涩医学生到科室带头人,从深夜奔赴手术台到带领团队一次次实现技术突破,姚磊始终未变的,是从医之初的那颗心: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他说:“医患之间从来不是单向付出,而是双向奔赴。你真心为患者考虑,他们是能感受到的。”也许正因为这样,患者信任他,同事认可他,不仅因为他的技术,更因为,他始终怀着一颗滚烫的医者之心。


责编:邢修宇

一审:胡蔓

二审:刘宏远

三审:姚军 陈世杨

来源:常德市第四人民医院

鼎城新闻
最新资讯
我要报料

  下载APP